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動物-鱟「ㄏㄡˋ」

真好色 公鱟緊緊夾住母鱟 看到牠時都是交配姿勢2010/06/02
因為母鱟少公鱟多,繁殖期為了佔位置,公鱟常緊緊夾著母鱟不放,讓人搞不清楚這是1隻鱟還是2隻鱟。鱟的體型曲線,就是以公母能緊緊夾在一起為前提來設計。
為了要完美蓋上母鱟的胸甲,公鱟胸甲有兩處凹陷,而母鱟為了不傷及公鱟,前面的6支腹棘也天生萎縮。公鱟的步足就這麼緊緊地勾住母鱟,可以長達1個月都不放鬆,好笑的是不用這麼辛苦佔位置也有機會,因為鱟是體外受精。
鱟,讀音為「ㄏㄡ」,是4億年前就在地球活動的古老生物,而目前的模樣大概在2億年前定型;鱟有著大大的頭,長長的劍尾,因為它的外型,也有人稱為「鋼盔魚」。
在台灣本島偶爾可以看到,金門則是其生長的大本營;金門人早年物資缺乏時常拿它加菜,數量多到可以當肥料種菜,但現在一方面是定置漁網阻斷其上岸,再加上人類的獵捕,數量已大不如前。
鱟的平均壽命大約2526歲,但牠們成熟得很晚,大約生命一半的1314歲才成熟,外型也才有公母的區分,否則要剝開生殖厴(讀音「演」),以生殖孔判斷。
(圖/公鱟()長期疊在母鱟身上,若對鱟的長相陌生,常會誤以為這是一隻鱟。王以瑾攝影)
(圖/手指的地方就是生殖厴,剝開之後就有雌雄有別的生殖孔。王以瑾攝影)
公母鱟的外表差異並不大,主要判別在於母鱟胸甲前緣是圓滑完整,而公鱟則有兩處凹陷(見下圖),前面提過了,這個凹陷正好配合母鱟胸甲上的突起,讓公鱟蓋上母鱟時配合得剛剛好;另一個區別,就是公鱟身體外側有6對腹棘,母鱟則只有3,這也是配合公鱟能蓋上來的自然萎縮。
(圖/左為雄鱟,右為雌鱟,雌鱟腹刺少了3對。王以瑾翻攝)
(圖/左為雄鱟,右為雌鱟,雄鱟胸甲有兩處凹陷,且弧度也不同。王以瑾攝影)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等待10多年才有機會傳宗接代,有生育能力的鱟每到繁殖期就會長時間「黏」在一起,公鱟會用步足緊緊夾著母鱟不放,但其實這樣夾著也沒做什麼,因為鱟是體外受精,只要母鱟產卵時圍在旁邊等著就有機會了,但公鱟還是對佔位置樂此不疲,有時會見到一隻母鱟後面拖著23隻公鱟,搶手得很!
在金門海域生活的鱟,產卵期大約是端午到中秋節,此時牠們會游到潮間帶準備,卵產在泥灘地,受精卵大約2個月會孵化,剛出生的幼鱟稱為「一齡」,只有0.7公分,且半透明,每蛻一次皮就加一齡,到十五或十六齡時才成熟;齡數小的幼鱟殼很軟,可能成為螃蟹或鳥類的食物,但愈長愈大,殻也愈硬之後,唯一的大天敵就只剩下人類了。
(圖/左為二齡的幼鱟,右為剛孵化的一齡幼鱟,胸甲還很軟,劍尾也不長。王以瑾攝影)
(圖/在潮間帶找鱟眼力要很好,牠的顏色和泥灘相近,這也是保護自己的隱身術。王以瑾攝影)
(圖/幼鱟蛻下來的皮。王以瑾攝影)
(圖/其實人類也像鱟,公的母的也喜歡天天黏在一起。王以瑾攝影)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養鱟已有10多年,但從出生到死亡,仍沒有完整的研究紀錄,目前每年培育的鱟約520萬尾,但鱟的蛻皮期就是生命的危險期,二齡左右的鱟飼養面臨瓶頸,野放比飼養存活率高。雖然長期研究,但對於鱟,仍存有許多未知。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內設有鱟主題展示館。地址:金城鎮西海路2號,電話082-326408 若文中圖片、資訊無法顯示,請至以下網址閱讀http://www.nownews.com/ 2010/06/02 /153-2610189.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