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昆蟲-淡紋青斑蝶

淡紋青斑蝶

文章日期:2009-06-01 20:44
淡紋青斑蝶98.6.1


像玉墜子一樣漂亮的蛹,上面還鑲著金線,有翠綠色、淡紫色和黑色。



育蝶取代養蠶野放更富教育意義2009/06/01
〔記者王涵平/南縣報導〕台南縣玉豐國小以飼養「淡小紋青斑蝶」,取代傳統自然課養蠶寶寶「家蠶」,兼顧生態與健康,全國首創。
玉豐國小校長董勝雄上任後成功復育蝴蝶蜜源植物台灣原生種「華他卡藤」,隨著校園遍植華他卡藤,開始有大批淡小紋青斑蝶進駐,華他卡藤葉常佈滿大量幼蟲與卵。
今年起,校方決定將國小自然課程中飼育蠶寶寶的自然觀察活動,改為飼育淡小紋青斑蝶幼蟲,同樣觀察記錄一生。
鑽研蝴蝶生態的玉豐國小主任李榮添表示,飼育家蠶幼蟲除了需花錢購買,且終其一生都脫離不了人類照顧飼育,每隻蠶蛾產下數百個卵,一旦孵化,養下去沒完沒了,將之遺棄,又失去生命教育的意義。
玉豐國小改飼育淡小紋青斑蝶幼蟲,直接在校園內抓幼蟲、取食草,李榮添說,青斑蝶與家蠶同為完全變態的昆蟲,可以完整觀察卵、幼蟲、蛹和成蟲等四個生長階段。
他指出,淡小紋青斑蝶從每年三月至十月都有,整學年都可觀察,幼蟲羽化成蟲,學童進行野放,自由自在飛離的青斑蝶,交配後會再到華他卡藤上產卵,可觀察完整的生態循環。
三年級的卓俞均說,每天看著可愛小蟲大口大口吃著華他卡藤葉,都覺得很高興,有一次發現一隻美麗的蝴蝶從蛹裡面慢慢爬出來,真是神奇。
毛蟲與蝴蝶
毛毛蟲,弓背走,蝴蝶一見就飛走;毛蟲罵,不知羞,你小的時候
還不是和我一樣醜
暖化+棲息地破壞紫斑蝶數量大減: 2010/03/19
一年一度的紫斑蝶北返將進入高峰期,高公局舉辦多項活動,提供民眾了解這項台灣特有的蝴蝶遷徙活動。國內研究紫斑蝶生態的專家今天警告:受到全球暖化以及天災頻頻的影響,紫斑蝶的數量銳減,導致通過高速公路的數量也大為減少!如果無法提供紫斑蝶更好的棲息環境,或許慢慢地遷徙活動就會逐漸消失,全球唯二的越冬行為以及「蝶道」的壯觀場景,恐會成為歷史,國人需要更重視紫斑蝶的生態保育。(彭群弼報導)
目前正在台大攻讀博士學位,也是唯一以紫斑蝶作為論文主題的紫斑蝶專家詹家龍表示:60年代的調查顯示:台灣地區紫斑蝶的蝶谷,可以發現數量高達兩三百萬隻的紫斑蝶,如今環境變遷,以往走路要兩天才能抵達的蝶谷,如今卻成為大馬路旁的農地,環境變化,讓適合紫斑蝶生存的蝶谷也一個接著一個消失,兩年前的調查顯示:蝶谷的平均規模,已經縮小剩下約四十萬隻的規模,去年高速公路林內路段的「蝶道」,竟然只出現五萬隻的紫斑蝶,遠比前兩年的20~30萬隻,呈現極大的落差。
因此,詹家龍說,紫斑蝶蝶谷的規模,已經減少到剩下10萬隻左右的規模。去年台灣地區的八八風災,許多深藏在山林之中不為人知的蝶谷都遭到破壞,蝴蝶被迫分散到鄰近避難,影響蝴蝶群體數量的成長。目前包括屏東大武山以及茂林都觀察到數量受影響,再加上極端天候出現,溫度太熱或太冷,都不利於紫斑蝶的繁衍。
不過,影響紫斑蝶遷徙,形成南北一百多公里「蝶道」狀況的遷徙現象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台灣南北兩端在冬季維持較大的溫度落差,因此北部的紫斑蝶南遷,春天到了要北返,如果北部的溫度持續回暖,與南部的落差減少,遷徙的必要性就會降低,再加上族群的規模縮小,紫斑蝶為了保住小團體的生存,有可能會放棄繼續遷移,屆時蝶道就會成為絕響!
一飛300公里 斑蝶遷徙大發現2009/04/14
義守大學趙仁方 教授今年元月在新竹荒野志工李潛龍等人陪同下,在台東大武山區標記野放一千七百隻斑蝶,近三個月後,其中兩隻斑蝶在 四月三日 同一天分別在花蓮富源鄉、新竹尖石鄉現蹤,兩地距離超過 三百公里 。這項消息震驚國內生態界,被認為是斑蝶遷徙研究的重大發現。
趙仁方跟新竹荒野的一群志工, 一月廿日 組成六名大人、五個小孩的隊伍,前往台東大武紫蝶幽谷附近的大溪,進行標記野放,在荒郊野外駐紮三天,設帳捉蝶並進行標記野放,以「M32-○12○」做為當天的蝴蝶標號。
三個月前野放兩地同日捕獲
或許是老天獎勵大家的苦心,日前台灣蝴蝶保育學會告知趙仁方,他們當天野放的一隻小紋青斑雄蝶, 四月三日 飛到花蓮的富源森林遊樂區,被台北市立動物園昆蟲館吳怡欣館長做調查時發現捕獲。
同一天住在台北的牙醫師郭建宏,竟然在尖石鄉的北角橋附近一欉鬼針草上,捕獲同樣標記有「M32-○12○」號碼的另一隻圓翅紫斑蝶
郭建宏捉到這隻斑蝶時,依稀記得從報上知道有那麼一群人在做斑蝶遷徙研究,輾轉打聽到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的電話,昨天將這隻標本,送到台灣蝴蝶保育學會,做確認登錄。
蝶翅標有代碼民眾可多注意
趙仁方說,今年他們總共在台灣標放五萬五千餘隻斑蝶,也只在林內跟花蓮的富源發現四隻,但這四隻比較靠近台東,沒想到竟然有一隻飛到新竹尖石,直線距離逾 三百公里 ,希望能為解開斑蝶遷徙之謎提供寶貴資訊。
趙仁方說,二月氣溫明顯回升,南部度冬的斑蝶也陸續回到台灣各地,如今也已接近牠們旅途和生命終點,他呼籲國人有機會到郊外時,別忘了瞄一眼身旁的蝴蝶,是否攜帶著解開謎題的蝴蝶密碼。
新竹荒野志工李潛龍在部落格「恐龍的黑盒子」也記錄了他們從事斑蝶野放的報導。民眾一旦發現翅膀上標記有代碼的斑蝶,請與台灣蝴蝶保育學會聯繫電話:(○二)二五五三二三二二或emilbutterflybutterflt.org.tw
日本高知標放青斑蝶 蘭嶼現蹤2010/11/23
自由時報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日本高知縣青斑蝶四十天內飛了 一千七百公里 ,廿日上午在台東蘭嶼山區被發現,這也是今年首度記錄到日本青斑蝶隨東北季風遠渡重洋到台灣。由於長距離移動再發現的機率只有十萬分之一,讓愛蝶人士大感振奮。
40天飛了1700公里越洋來台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長陳建志研究青斑蝶多年,民國八十六年更與日本跨國合作,展開台灣及日本間青斑蝶的標放及國際學術交流。女研究助理湯谷明說,台灣及日本的青斑蝶為同一亞種,會隨季風長距離移動,夏天順著西南氣流由台灣抵達日本,冬天則乘著東北季風由日本南下到台灣。
她說,日本這季約標放數萬隻,研究團隊十八日至廿日在蘭嶼一處避風山谷「守株待兔」,捉到這隻日本高知縣標放的青斑蝶。她指出,在跨國合作中,台灣共記錄到九隻日本標放的青斑蝶,其中四隻在蘭嶼發現。
蝴蝶專家、義守大學助理教授趙仁方表示,青斑蝶個體較大,壽命也較長,再加上季節風幫忙,且因為日本南端的琉球群島有多個小島可供休息,因此可越洋旅行,但多為零星個案。
湯谷明說,民眾若看見翅膀有字樣的青斑蝶,請立刻照相或捕捉,並聯絡basintp@tmue.edu.tw,移動性斑蝶專屬網站為http://www.mrr-butterfly.tw/
飛越1700公里 青斑蝶一生夢幻之旅2010/11/23
中國時報【黃力勉、許素惠/綜合報導】
一隻今年十月在日本高知縣被捕捉標記的青斑蝶,隨著季風遠涉重洋飛越 一千七百公里 ,四十天後在蘭嶼被日本籍生態專家櫻井廣二捕獲。國內學者讚歎說,斑蝶的生命往往只有一個半月,這隻青斑蝶等於用牠的一生完成了難以思議夢幻跨國之旅。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長陳建志指出,十三年前台日兩國開始針對青斑蝶標放交流,隨後台灣共捕捉到九次日本標放的斑蝶,其中四次在蘭嶼,但今年是第一次發現;日本也有四度捉到台灣標放青斑蝶紀錄。
陳建志表示,青斑蝶移動路線迄今還是個謎,不過合理的推測,青斑蝶會隨季風移動,當秋冬之際東北季風吹起,日本氣溫逐漸下降,青斑蝶隨著季風往南飛,春夏之際吹起溫暖的西南氣流,將台灣青斑蝶帶往日本。
連續三年到蘭嶼捕捉青斑蝶的櫻井廣二,廿日終於創下首次有日本專家,在台灣捕捉到日本青斑蝶的紀錄。
帝王蝶遷徙 靠磁場辨位
2010-6-28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每年冬天大批帝王蝶從北美南遷到墨西哥過冬,被視為最令人讚嘆的自然奇觀之一,帝王蝶如何辨識方位一直令科學家好奇。美國神經生物學家發現,帝王蝶小小的大腦中存有一套磁場感應機制,配合陽光定位導航,讓一代又一代的帝王蝶能夠年年上演長途大遷徙,精準地抵達目的地。
帝王蝶(見上圖,取自網路)每年在北半球即將進入冬季時,就會從美國東部或加拿大東南部出發往南飛,目的地只有一個:到墨西哥中部的米卻肯山區過冬,隔年春天會再北返。在這段單趟4800多公里的遷徙路程中,牠們如何判斷方位而不迷航,以及有的帝王蝶是在途中繁衍下一代後死亡,牠們的下一代為何也能找到正確方向接棒完成旅程,都是個謎團。
帝王蝶壽命通常在28個月之間,由於生命週期相對短,科學家認為,帝王蝶辨識方位的能力應不是靠學習,而是有一套基因機制使然。美國麻州大學神經生物學家瑞柏特研究帝王蝶的基因組成,發現牠們腦中有一對類似指南針能感應地球磁場的分子,在夏季日光變化透露出即將進入冬季時啟動,協助帝王蝶南遷。
此前的看法認為,帝王蝶利用太陽方位導航,但這無法解釋為何牠們在陰天照樣能朝正確方向飛。
研究還發現,這種磁場感應分子只會被特定波長的紫外線和藍光啟動。瑞柏特相信,這種磁場感應能力或許也能解釋為何大批帝王蝶總是獨鍾米卻肯山區,他的研究團隊現在要探究這處山區是否有特殊磁場吸引帝王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