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教育-閱讀--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行為

閱讀--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行為

文章日期:2011-08-07 10:43
黃春明:別讓孩子看偉人傳2011/08/07
彰化縣文化局昨天邀請作家黃春明音樂才子方文山對談「認識閱讀之美」,黃春明建議家長不要讓孩子看偉人傳,因為不少偉人傳內容「不切實際」;方文山則不認為上網閱讀有效果,「和傳統書本交流,比較能專心」。
這場「閱讀大師.跨世代對談」座無虛席,有家長提出「如何養成閱讀習慣」、「孩子不讀書怎麼辦」等疑問,也有家長請黃春明為孩子列書單,黃春明的建議是「不要給小孩看偉人傳」。黃春明說,不少偉人傳的內容很誇張,像是拿東西刺探自己喉嚨的深度,或是看了魚兒向上游就發憤圖強,「魚不往上游,難道向下游嗎?」
黃春明引用美國作家艾倫坡的話「圖書館和家中書架上的書,有智慧小精靈」,他說,大人要想出趣味方法,引導孩子翻開書,像是讓孩子解除智慧小精靈被關的魔咒,並多選有趣、生活的書,孩子經常讀書就養成閱讀習慣。
有聽眾問:「看漫畫好不好?」方文山回答說,他不贊成專注閱讀漫畫,因為想像力和思考力被圖像引導,「沒辦法轉化成自己的東西」。他建議民眾閱讀像飲食,要廣泛吸收不同的論述,較能養成自己的判斷力和見解。
方文山說,閱讀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行為,每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條軌道,作家凝鍊數年生命經歷寫成一本書,讀者花兩百多元用二、三天的時間讀完,就能擁有這些經歷,實在太划算。他建議固定在一個地方、時間讀書,變成生活習慣,時間到了就會想閱讀。
黃春明和方文山也都肯定網路作家九把刀,不過,黃春明自認是現實主義的社會寫實作家,風格與九把刀不同;方文山認為,九把刀憑空營造一個世界,他覺得九把刀作品滿好看。
提早學閱讀 未必是好事2010/01/04
【特約編譯葉興台綜合報導】很多家長和教育人士認為,兒童學習閱讀應越早越好,但根據最新研究顯示:越早學習閱讀,不一定就越好。
根據紐西蘭媒體Stuff.com報導,奧塔哥大學(University of Otago)研究員希伯斯坦蘇嘉特(Sebastian Suggate)的一項研究發現,從5歲起教小孩閱讀,其閱讀能力未必比從7歲起開始學習閱讀的小孩更好。
蘇嘉特經過3年的研究發現,小孩應從5歲起學習閱讀的看法似乎有爭議。他表示:「對於小孩有閱讀學習障礙的家長而言,這項研究可能令他們寬慰不已,希望小孩儘早精通閱讀技巧,過程可能比想像中還要複雜。」這項研究強調早期學習語言和學習的重要性,但否定提早學習閱讀的重要性。
紐西蘭教育部指出,在兒童開始上學之際,就教導他們閱讀,可幫助他們建立學習基礎。紐西蘭教育部發言人柯林麥克葛瑞格(Colin McGregor)表示:「認識英語給予孩子參與廣大世界所需的理解、知識和技能。」
蘇嘉特的心理學博士學位研究論文,追蹤了近4百位兒童,並未發現從5歲起教導兒童閱讀,有任何優勢的證據,他比較從7歲和5歲開始學習閱讀的兒童,較晚學習閱讀的兒童在11歲時就能跟上腳步。
蘇嘉特指出:「較晚學習閱讀的兒童,仍然可以透過與成年人遊戲、對話和互動而學習,他們的長期學習並未受到影響,這些活動甚至為他們後來的閱讀發展保留了一片沃土。」
蘇嘉特指出:「如果從5歲開始學習閱讀有優勢,在5歲之前學習閱讀難道會更有優勢?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延後時間。」他總共進行了一項國際性研究和兩項紐西蘭研究,每項研究都支持上述的論點。
家長湯馬斯羅賓的5歲兒子雷夫很喜歡閱讀,他懷疑自己能否在雷夫滿7歲之前不讓雷夫拿書。羅賓說:「雷夫喜歡閱讀,他讀的越多,對他就越好,在他上小學之前,我們就為他朗讀,但他一旦開始閱讀,就變得愛不釋手。」
紐西蘭教育評估局不久前才公布一項有關小學一、二年級學生讀寫的研究,結果顯示小學一、二年級對學生的學習非常關鍵。
美國AMC8測驗》滿分台小四生 從小愛閱讀2007/01/07
10歲的陳伯恩,參加相當於國二程度的美國中學數學分級能力測驗(AMC8),獲得滿級分25分,是台灣地區年紀最小的滿級分考生
陳伯恩就讀於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中雙語部小學四年級,現在已經上高二數學。伯恩跟同齡小朋友一樣愛玩電腦,不同的是,他已經在學寫程式。
如何教出數學小天才?伯恩媽媽說,她的數學程度早不如伯恩,無法指導他數學,她認為,大量閱讀是伯恩數學還不錯的秘訣,尤其是數學的應用題,如果閱讀能力不夠,就無法理解題意。
伯恩在美國念完幼稚園才回到台灣,小時候很愛聽媽媽唸故事書,而且百聽不厭,同一本英文繪本書,可以聽上200遍,不知不覺就學會英文的自然拼音法。
妹妹出生後,三歲半的伯恩就能自己閱讀繪本書,五歲以後幾乎都自己看書,不吵媽媽。從小養成閱讀習慣,他現在每天仍看書 一兩 個小時,最愛看故事類、推理類和數學常識的書。像是「一條線有多長」,說的是生活中意想不到的116道數學謎題,伯恩會利用下課時間、等晚餐時間和睡前,很專注的「解謎」。
伯恩媽媽說,讓孩子喜歡閱讀,就可以做一個輕鬆的媽媽。獲知伯恩是台灣地區AMC8年紀最小的滿級分生,伯恩媽媽非常低調,沒有帶伯恩去台北領獎,寧可陪他到社區打打羽球、踢踢足球,對媽媽來說,只希望伯恩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青壯不讀書 台灣淪為M型閱讀社會2007/07/30

三項近日出爐統計顯示,台灣已淪為M型的閱讀社會,老人與孩童是主要閱讀群,青壯的中堅分子則不讀書,在全球爭相以知識經濟較勁的此際,台灣核心中堅分子卻遠離書本,國家競爭力著實令人擔心。

這項令人憂心的統計發現,少年和壯年人口閱讀時間未達全國平均值、到訪圖書館的頻率最低、借閱圖書量最少、不看書或很少看書者最多!

老人與孩童 主要閱讀群

根據台北市立圖書館二○○六年的紀錄,青少年是全館所有年齡層中書籍借閱最少的,而《遠見》雜誌完成的一份「台灣閱讀大調查」,發現目前正處於大學與研究所階段的十八到廿四歲年輕人,上網是最大的休閒活動,他們每周泡在網路的時間為十九.四七至二三.六九小時,收看電視十六.九一小時,看書時間不過三.三八小時;廿五到卅九歲的人,竟然超過三成表示很少看書,閱讀時間落後全國平均值。

另一項由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的調查也指出,十六歲到五十歲的中壯年人口,不僅圖書館到訪率最低,在職人士借閱八本以上圖書者,比例也相當少。

換言之,國內民眾從國中開始,一直到進入職場的四十歲、甚至五十歲,閱讀的風氣普遍低落,以年齡分布觀之,孩童與老年人竟成了閱讀的主要族群,最具生產力的青壯人口反而不愛讀書,M型的閱讀社會,帶來隱憂。

文憑掛帥 閱讀總被犧牲

「台灣的閱讀推廣運動,往往從青少年升學階段開始,就畫上休止符了。」台北市故事協會理事長謝艾士,原本是致力提升學前與國小學童閱讀風氣的故事媽媽,去年起,她與教育部「焦點三百」閱讀計畫合作,深入宜蘭、苗栗、連江三縣的國中,宣揚閱讀的重要性。結果她發現,文憑掛帥、投考明星學校的遺毒,讓閱讀相關活動,在國高中很難延續。

「為青少年量身訂做的書太少了!」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執行長、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侯秋玲也無奈的表示,「事實上,閱讀活動不只與國語文科目有關係,卻總是被聯想在一起,導致其他領域的老師排斥推廣閱讀,認為佔去數學、生物等學科的學習時間。」也導致閱讀活動在國高中推行困難。

網路成為常用資訊來源

至於在職人士不讀書的問題,主持前述網路與實體問卷調查的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所長陳昭珍認為,中壯年到訪圖書館頻率低,調查也顯示,在職人士使用電腦與網路的時間最長,網路逐漸取代書本,成為資訊的來源。

不過有趣的是,在陳昭珍的研究中,雖然電子書是民眾希望實體圖書館能多多充實的館藏,但圖書館網路化,卻並不符合大家的期盼,人們喜歡上實體圖書館,勝於逛圖書館網站。若依此推論,假使圖書館能加強硬體功能,多舉辦閱讀活動,再加上國高中鼓勵學生讀課外書,企業形成領袖帶領員工一起讀書的氛圍,台灣的閱讀風氣也許還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