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環保-英國瑞金鎮倒垃圾要準備十個容器

垃圾

文章日期:2011-10-19 20:37
英國瑞金鎮倒垃圾要準備十個容器-2010.10.23
英國的瑞金鎮想倒個垃圾得準備十個容器。 英國各地政府積極推動垃圾分類。而史洛普夏瑞金鎮執行得最徹底。當地居民博得說,他依照政府的規定把垃圾分類。家用垃圾用灰色帶輪子的垃圾桶,綠色垃圾桶裝花園清出的垃圾,廢棄的瓶瓶罐罐和錫箔紙要放進黑色垃圾桶,紙板裝進藍色垃圾袋報紙雜誌得放進藍色盒子廚餘倒進綠色垃圾桶塑膠瓶放進橘色可以封口的袋子裡廢液的電池或是省電燈泡得分開放進透明塑膠袋裡。算一算,他們得準備大大大小十個容器伺候這些垃圾。
不同的垃圾,收取的時間不一樣。所以,這些容器都得放在院子裡。要是沒院子,就只能跟垃圾共處一室了。
電池回收小動作環境維護大善意2010/08/12
日常生活中乾電池帶來生活極大的便利,相對的也產生大量的廢乾電池回收問題,長期以來環保局積極宣導民眾把握使用電池三部曲--「選購電池認標誌」、「剩餘電力要利用」、「使用完畢需回收」已灌輸並養成良好的選購及回收觀念。
值得大家所關注的如速食店快樂兒童餐所附贈玩具、連鎖企業超「夯」玩具公仔、或各式遙控器及一些會動的玩偶,大多使用鈕扣型電池,因體積比一般電池更小,且常是因使用完畢就連同該物品丟棄未取出回收,環保局在此提醒大家,如果玩具內電池電力耗盡或玩具損壞丟棄前,請記得將廢電池取出妥善回收。
為了減少廢電池對環境以及我們自身健康的危害,民眾使用後的廢電池請勿隨意棄置,一定要做好回收的工作,以免造成環境二次污染,回收後可交由超市、量販店、連鎖超商、連鎖藥妝店、無線通訊器材行、攝影器材行、汽機車加油站、包裝飲料販賣業等設有回收設施的販售通路、當地清潔隊資源回收車,或請孩子帶至學校回收,小小的動作將為我們帶來最大的福祉!養成良好的回收習慣,就是表達對環境維護的最大善意。
 撿垃圾比賽 日新興運動
2011-1-20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撿垃圾」最近在日本成為一種新興運動競技並大為流行,由數人組成的團隊在一定時間及範圍內比賽撿垃圾,原本被人隨手丟棄的垃圾,在參賽者眼中瞬間變成寶物。橫濱一個公益團體甚至發起一項「另一種東海道接力賽」,預定今年內分5個月份與區段進行,由參賽隊伍在長達500公里 的東海道上,進行撿垃圾馬拉松接力賽。
撿垃圾競賽結合公益與運動元素,不但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參加,許多學校或公司行號也樂於在假日組隊參賽。日前在東京品川區JR大井町車站附近,便舉辦「第1SPORTS GOMI全國大賽」,GOMI」就是日文垃圾的發音,結果吸引全國57個團隊共285人參賽。
每一隊由47人組成,在1小時內走遍大井町車站
比暖化更急 南太島國垃圾淹腳目2010/03/22
(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塔拉瓦22日電)「不用等到4050年海水上升淹沒國土,再過幾年美麗的家園就變成垃圾島了」。對南太島國而言,「垃圾淹腳目」已成為比氣候變遷更急迫的問題。
小小的諾魯,潮退潮起一起算,只有2123平方公里,開車繞島一周只需半小時,騎單車1小時,走路則要4小時。這個曾在1798年被英國船長命名為「快樂島」的美麗島嶼,過了212年的今天,因為外來物品的廢棄與留置,就快變成「垃圾島」,令人不勝唏噓。
同樣的場景也出現在吐瓦魯。位於主島北部的一塊平地,呈現的景況是堆積如山的垃圾與陣陣發出的惡臭,當地民眾已不能再視而不見。
國合會環保志工吳郁娟觀察,吐國人雖知垃圾愈來愈多,但卻連垃圾要丟進垃圾桶的觀念都沒有。「這不是他們未開化或沒受教育,而是傳統的生活習慣與現代生活起了衝突」。
過去傳統吐式生活是幾乎全仰賴大自然資源,包括樹葉編織的日常用品、椰子汁、捕魚、麵包果,吃不完的就拿去餵豬或自動腐爛,回歸自然。
吳郁娟說,但時代愈進步,進口的外來商品也愈多,帶來了塑膠、保麗龍等無法分解的包裝物,大型家電、電腦、汽機車毀壞後也只能堆置在海邊任其生鏽。
國合會秘書長陶文隆指出,缺乏焚化設備的島國,根本無力處理這些所謂的科技產物。看著從國外進來成堆貨櫃,但空的貨櫃就放在這裡,因為運走也要費用。
「這些東西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湧入小小的島國,但島國人民卻毫無準備,且感到束手無策」,駐吐瓦魯大使田中光如此說。
面對這個亟待解決的難題,吐國政府對外求援。中華民國駐吐國大使館是唯一在吐國設立的外國大使館,決定伸出援手,與教育部、衛生部等相關單位合作,相繼推出「環保袋創意設計比賽」、「廢棄物處理計畫」,並與歐盟合作推動堆肥計畫。
田中光得意的說,與單純贈與環保袋不同,大使館讓小朋友畫出心中的吐瓦魯形象,選出4幅作品印在稱做「TATUMMA」的環保袋上,「現在可是人手一袋」。
這個來自台灣的環保袋短時間內就發出了1400多個。這個環保袋不僅牢靠又實用,而且還讓當地人很有參與感,無形中也形塑了環保意識。
駐吐瓦魯技術團推出的「廢棄物處理計畫」,目標是把吐瓦魯首島Funafuti現有家戶固體廢棄物每日產量,減少85%
具體作法包括採購枝條粉碎機、塑膠瓶破碎機、堆肥包裝袋、PE袋,提供家戶、學校、醫院、飯店、政府單位資源回收簍,提供焚燒量每小時300公斤的耐腐蝕焚化爐,處理不可回收的廢棄物種類,並在技術團設置堆肥製作場,把垃圾化成堆肥,再轉回給民眾作為家庭園藝使用。
吐瓦魯是台灣6個南太友邦中,率先推行廢棄物減量,對台灣來說,如何讓習於「無憂無慮」的島國人民養成環保與垃圾分類觀念,恐怕不是短時間就能看到效果。不過,政府希望把這樣的好計畫推廣到其他同樣面臨垃圾考驗的島國,讓友邦人民感受到台灣人的真心關懷。990322
太平洋大垃圾帶 新研究證實被誇大
2011-1-7
美國家科學基金會贊助探勘 證實面積僅德州1%大小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最新研究發現,宣稱美國加州與日本之間的太平洋海面下,有相當於德州兩倍大面積的塑膠垃圾帶的說法,其實是「誇大其詞」;而太平洋的塑膠垃圾比浮游生物多、一九五年來還以每十年十倍的速度成長,更是誤導性的說法。
垃圾量倍數增長說法也不實
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海洋學家懷特表示:「世界海洋裡的塑膠量確實讓人困擾,但這樣誇大的說法有損科學家威信。」懷特的研究成果來自於她參與一項前所未有的太平洋「大垃圾帶」(Great Garbage Patch)探勘之旅,這項計畫是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贊助「海洋微生物研究與教育中心」(C-MORE)進行。
據稱目前有大約一億噸的垃圾漂浮物在北太平洋打轉,由於當中有許多塑膠碎片,難以自然分解,又常被水母或海鳥等生物誤食,進入食物鏈,長久下來將對生態造成嚴重破壞。
懷特表示,觀察北太平洋的塑膠集中量,將會發現塑膠垃圾比浮游生物多、垃圾量呈倍數增長的說法並不正確。她說,指稱這條塑膠垃圾帶的面積有德州兩倍大,或英格蘭島的二十倍大,也就是五十萬平方英里(約一百二十九萬五千平方公里),實在太誇張,因為塑膠垃圾其實只有德州大小的一%。
塑膠垃圾確危及海洋生態
懷特指出,塑膠對一些海洋生物確實具有毒性,但塑膠也可以吸收其他毒物有證據顯示,部分有機體是靠塑膠垃圾過活。但她也表示,塑膠對海鳥與魚類確實會帶來危險,因此「塑膠顯然不該屬於海洋」,要如何避免讓更多塑膠進入海洋,是海洋保護的當務之急。
全球最大非營利海洋研究機構「霍爾海洋科學研究所」(WHOI)科學家最近的研究也發現,雖然塑膠製品的生產和消費都大量增加,但至少在大西洋,塑膠垃圾量自一九八年代中期以來並未增加。但懷特強調,清理這些塑膠垃圾並非易事,必須克服如何在不破壞浮游動植物生態的情況下清理這些垃圾的技術性問題。
太平洋 塑膠垃圾島
除了人們所知的七個大陸,在太平洋最人跡罕至的地方,又有一個新大陸正在生成——這個新大陸完全是由垃圾堆起來的,人們把它稱為第八大陸
 
這個巨大的垃圾島,面積是英國的六倍。 據英國媒體7日報道,這個巨大的垃圾島也被稱為大太平洋垃圾帶,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夏威夷之間。 在過去60年間,這個垃圾帶的面積一直在逐漸擴大。
 據報道,這裡的垃圾多達1千萬噸。這裡的垃圾種類繁多,有塑膠袋、裝沐浴露的塑膠瓶、拖鞋、兒童玩具、輪胎、飲料罐甚至塑膠泳池…… 垃圾帶所在海域的海水都充斥著有毒的化學物和細小的塑膠碎片,而這些又被魚類吃到肚子裏。據悉,現在每條海魚的肚子裏最多能發現26塊塑膠碎片。
 
專家還警告稱,這些被魚類吞下的有毒物質將進入人類的食物鏈中,危害到人們的健康。 近日,有科學家正在探討將這些垃圾轉化為燃料的可行性。今年夏天,相關研究人員將正式開展取樣和研究工作。該項名為海星的項目計劃向這一垃圾帶派出兩艘船隻,並且帶回一些垃圾樣本。
 
澳大利亞電影攝製者理查德·佩恩計劃搭乘一艘由塑膠瓶製成的小船穿越整個垃圾帶,以提高人們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度。他說:你一眼望去,可以看到它像普通的海洋一樣波浪起伏,但是如果再仔細一看,這兒到處都是塑膠,就像一大鍋塑膠湯
 
這一地區是世界上五大海洋渦旋之一,渦旋能夠將數千英里以外的垃圾逐漸地過來。在這裡,甚至有許多垃圾上印著日語或者中文,可想而知這個渦旋吸引了多遠以外的垃圾。 新聞鏈結 大西洋也有巨型垃圾堆 日前,科學家在大西洋發現巨型漂浮垃圾堆,其規模只比大太平洋垃圾帶整體規模稍小。
 
據悉,大西洋的這一垃圾帶距離北美海岸約有數百英里,由數萬小塊塑膠構成。 儘管目前科學家還未能測出它的東西寬度是多少,但是這一巨大的垃圾帶覆蓋的區域一直從北緯22度到北緯38度,幾乎同古巴至美國弗吉尼亞州之間的距離相當。
 
研究發現,在有些海域,海洋最大塑膠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20萬個塑膠碎片,並且絕大多數碎片都來自於人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消費品,諸如包裝袋、塑膠製品等等。
  巨型垃圾島威脅美國海岸面積持續增加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海岸目前正經受著一場史無前例的危險局面——在從加利福尼亞到夏威夷群島之間的廣闊水域上,一座由無數垃圾構成的島嶼正在不斷擴展著自己的勢力范圍。
  目前,這座『島嶼』的面積已超過德克薩斯州,總質量則超過了350萬噸。據專家們介紹,這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巨大垃圾島主要由生活垃圾構成,其中80%都是廢棄的塑料制品。自上世紀50年代受到專家們的持續觀測以來,這座『島嶼』的面積已增長了9倍之多。不過,要想徹底清楚其似乎不太可能,唯一的辦法是——放棄使用塑料包裝品。
  科學家們現在已確定出了導致這座超級垃圾堆的形成原因。那些被廢棄的空塑料袋通過下水道進入了海洋,而不斷運動的洋流又使它們聚集在了一起,並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垃圾島』。由於洋流呈循環式運動,原本分散的小塊垃圾會被逐漸地匯聚在一起。目前,這座『垃圾島』仍處於中立水域,而且也未阻礙國際航道。據估計,要徹底清除這些垃圾,可能要耗費數十億美元的資金。除此之外,現在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准備承擔在中立水域清理垃圾的工作。
  生態學家們警告稱,這些漂浮從海洋上的垃圾將對水生生物構成嚴重威脅。他們解釋說,鳥類會錯誤地將塑料當成食物,導致消耗系統受到阻塞。這樣以來,誤食塑料的鳥類最終將因飢餓而死。同時,塑料的自然降解過程長達數十年。有一些地方政府已嘗試著禁止生產和在商店中使用塑料袋,並建議消費者們使用可重復使用的網兜。此外,食品生產商們也被要求用那些容易分解的材料來包裝食物。不過,一些由塑料生產商組成的團體正在不斷地阻撓國家通過相關的法案。
浩劫!垃圾遠渡重洋漂到南極2010/06/30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報導】繼太平洋垃圾塊之後,科學家又發現了新的海洋垃圾堆!這次是在人煙罕至的南極地區,人類隨手丟塑膠垃圾的結果,使大自然不僅受害,後續處理問題更是棘手。
根據英國南極研究站(BAS)與綠色和平在2007年到2008年間聯手的調查發現,在南極海域曾發現包括浮標與塑膠杯等人造垃圾,研究人員也發現連偏僻的阿蒙森海與杜維爾海域(Durmont D’Urville)附近也無法倖免,都可以發現塑膠垃圾蹤跡。
研究人員柏恩斯表示,在南極海域發現的垃圾範圍雖不及太平洋垃圾堆大,不過他擔心恐有越來越多的海上垃圾將繼續飄到當地,最近一期的《 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期刊科學家就指出,「雖然南極海床目前尚未發現有垃圾蹤跡,不過,既然在阿蒙森海已經發現塑膠垃圾,南極這塊最後淨土被垃圾攻陷是遲早的事。
一家知名瑞典電器用品製造公司最近表示,打算利用海底或海上塑膠垃圾作原料製造電氣用品,藉此提醒世人隨手拋棄的垃圾對海底生物造成的影響。
根據該公司執行長斯特柏格表示,「現在海洋已經可以發現塑膠垃圾,剛好全球處在塑膠短缺之際,所以我們正打算收集海底或海上的垃圾,當做為產品的原料。
小心誤導生物可分解垃圾袋不見得環保2010/03/12


(中央社台北12日電)英國政府資助的一項研究指出,大型超市使用的生物可分解塑膠袋,並不如所認為的那樣快分解,而且不一定像名字聽起來一樣環保。

據「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勞柏羅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的研究發現,添加少量化學物以加速分解的一般塑膠購物袋、垃圾袋和軟性包裝材料,也不宜和其它塑膠一道回收、再利用或製成堆肥。

英國環境食品暨鄉村事務部(Department for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資助的這項研究出爐後,官員皆呼籲塑膠業者不要再宣稱這類塑膠袋比傳統塑膠袋更環保。

此一生物可分解塑含有添加劑,有助透過熱能或光能來幫助其更快分解成小分子。

報告說,氧代分解塑膠添加有金屬化合物,並不能改善其環保表現,而且「可能產生某些負面效果」。

研究人員說,很難估計這類塑膠要多久時間才分解,如果留置開放環境中,有些可能25年間會分解。

他們指出,但如果棄置垃圾掩埋場內,由於缺乏氧氣,就無法產生分解。然而大部分的這類塑膠卻都棄置於掩埋場中。

也有人擔心,塑膠分解後的物質會對自然環境產生影響,可能為昆蟲、動物和魚類吞食,並在牠們體內累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